在会计职场的初涉之路上,掌握各类税收凭证的保管原则无疑是每位新人会计不可或缺的一课。这些凭证不仅是企业财务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税务申报与征缴合规性的关键所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系统梳理一下各类税收凭证的保管原则,助力新人会计们快速建立规范的凭证管理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各类税收凭证的保管原则
(一)发票
1.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第四条第二项规定:“使用机具开票的电子数据,必须妥善保存,做到不丢失、不更改,确保所存储的每一张发票电子存根数据与付款方取得的发票联数据一致。发票电子存根数据视同纸质发票存根保存。”
2.记账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362号)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明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
3.发票联
发票的发票联是购买方的记账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取得发票的发票联是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的记账凭证,应按企业的原始凭证进行保管,其保管期限是30年。
4.抵扣联
发票的抵扣联是购买方的扣税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362号)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取得发票的抵扣联保管期限为10年。
5.取得的电子发票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公布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行版)的通知》(财会便函〔2023〕18号)的规定,接收方取得数电票报销入账归档的,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以下称《通知》)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一,接收方可以根据《通知》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仅使用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文件进行报销入账归档,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
第二,接收方如果需要以数电票的PDF、OFD格式文件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应当根据《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同时保存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格式电子文件。
(二)账簿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362号)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会计档案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四)个人捐赠凭证
根据《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规定“个人自行办理或扣缴义务人为个人办理公益捐赠扣除的,应当在申报时一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个人应留存捐赠票据,留存期限为五年。”
(五)专项附加扣除资料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7号)规定:“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应当将《扣除信息表》及相关留存备查资料,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
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五年。”
综上所述,各类税收凭证的保管原则涉及多个方面,且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完善。作为新人会计,不仅要熟悉这些原则,还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凭证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税务征管的合规性,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新人会计提供实用的指导,助力大家在会计职场上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