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财务领域,三大财务报表如同企业的三面镜子,分别映照出企业的不同面貌。其中,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那么,利润表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它又有哪些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利润表反映的是什么?利润表有什么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的编制依据是“收入一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的金额和构成情况,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其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将利润表中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从而为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的结构有单步式(当期所有利润和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和多步式(对当期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归类,按利润形成环节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利润表主要由表首、表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表体是利润表的主体部分,列示了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
为了使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比较不同期间利润的实现情况,判断企业经营成果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需要提供比较利润表。为此,利润表金额栏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分别填列。
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上期金额”和“本期金额”两栏。
“上期金额”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数字填列(抄过来);
“本期金额”,除“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外,应按照各损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提示】利润表中“研发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及“管理费用”科目下“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以上就是关于利润表表示的意思以及其作用的相关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利润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如果大家还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会计实操能力,欢迎来到简单会计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