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领域,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无疑是最为复杂且深奥的部分之一。随着税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深入解析一下递延所得税的相关问题,特别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理解,以及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
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计算方法?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金额。
当然,递延所得税的相关知识远不止于此。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或者有任何疑问和困惑,都可以选择到简单会计网了解。希望大家在会计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
本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分别是什么意思?递延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简单会计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简单会计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