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不少人眼中财富增值的利器。然而,在会计领域,这些房产的处理却远非简单的买卖记录。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已出租的建筑物。那么,这些投资性房地产在账务处理上究竟该如何操作?会计分录又该如何编写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① 外购: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② 自建: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也就是投资性房地产能用之前花多少钱,记多少钱。)
③ 非转投(固定资产、存货等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按照转换日公允价值入账,借差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差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公允价值增值有着客观确凿证据,按照可靠性要求,理应如实记账,但是按照谨慎性原则不能增加企业利润,所以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利润),公允价值减值借方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利润)。
如此处理不仅满足了谨慎性要求(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费用),也满足了可靠性要求。
持有期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① 成本模式:计提折旧或摊销作为出租房子的成本,并且确认租金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厂房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 公允价值模式:只需要记录公允价值变动。
● 公允价值上升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
● 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① 成本模式: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② 公允价值模式: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及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问题。当然,会计知识博大精深,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有用的会计知识,欢迎加入简单会计网进学习。在这里,你将获得更多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让你的会计之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