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股票的道路上,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股票估值模型是至关重要的。股利固定增长模型和股利增长模型,作为两种常见的估值方法,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计算方式和应用场景。那么,这两种模型究竟有何区别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析。
股利固定增长模型和股利增长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固定增长模型:股利增长率是不变的,可以用固定增长模型公式直接求股票价值。
股利增长模型:只是股利是增长的,增长率是可能不一样,这个时候需要将每期股利求出来再分别折现,需要分期折现。
固定增长股利收益率因为强调的是收益率,更多地是站在股票投资人角度计算的;
股票的估价固定增长模型计算公式:
普通股票的价值P=d0*(1+g)/k-g=d1/k-g
式中:P—普通股票的价值
d0—上一期支付的股利(已发放)
d1—下一期预计支付的股利(预计发放)
g—股利的增长率
k—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并且k大于g
股利增长模型计算股权资本成本,因为计算的是资本成本,更多地是站在筹资人角度计算的。另外站在筹资人角度,有可能有筹资费,如果题目给出筹资费的情况下,计算时候要开了筹资费。
股利增长模型是一种根据股息收益率和股票未来预期增长率估算投资价值、筛选投资项目的定量投资方法,它的主要概念是“预期股息增长”被广泛应用于评判投资价值及投资决策,同时有个经典的投资分析模型--股息现金流动模型。
希望上述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备考会计考试的过程中,如果大家遇到了困难,不妨选择到简单会计网学习。
本文【股利固定增长模型和股利增长模型的区别是什么】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简单会计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简单会计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