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
收藏 0

在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时,公司可能需要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以更准确地反映其对投资的控制权和利益。以下将介绍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准则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

1. 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是将剩余持股比例部分从取得投资时点开始采用权益法核算。这意味着需要追溯调整剩余持股比例的投资金额,以反映调整后的权益法核算结果。

– 处置部分的处理:
对于已处置的股权投资,应将出售所得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以确保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差额正确记录。

– 剩余部分的追溯调整:
① 追溯调整投资时点的商誉:
对于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之差属于体现在投资作价中的商誉。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商誉部分不予调整,而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情况,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② 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留存收益、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科目,来记录从投资时点至处置投资之间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以及资本公积变动的差额。

2. 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如果母公司因为部分股权投资的处置或其他原因失去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合并报表中的剩余股权应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通过计算出售股权所得对价和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和商誉之和,可以确认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此外,在丧失控制权时,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转入当期损益,但不包括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不在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内,但投资企业有其他子公司,则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需要进行特殊的会计处理。

– 丧失控制权日的投资收益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计算公式为: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加上与原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 丧失控制权日的调整分录:
① 将剩余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调整为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调整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者相反分录。
② 调整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归属期间,调整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或者相反分录。
③ 将与原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投资收益,调整分录为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者相反分录。

综上所述,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方法涉及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进行处置部分和剩余部分的处理,而合并财务报表中涉及到剩余股权的重新计量和相应的调整分录。这些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准则规定进行准确的会计记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
收藏 0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