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约成本是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会计准则规范范围的成本。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同履约成本减值的情况。下面小编将为你详细解析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相关核算说明。
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是核算与合同履约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准备。当与合同履约成本相关的资产发生减值时,根据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同时贷记相应的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了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以下原则来确定合同履约成本的确认和摊销:
1.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通常不归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的范畴,除非这些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
2.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些支出属于履行合同而发生的成本,但未反映在合同价格中,因此不应计入合同履约成本中。
3. 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此类支出与过去的履约活动相关,不属于当前或预期履行的合同范畴。
对于已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应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即在履约义务履行的时点或按照履约义务的履约进度进行摊销,并计入当期损益。合同履约成本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并借方登记发生的合同履约成本,贷方登记摊销的合同履约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了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履约成本。
在确认合同履约成本时,应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确认为一项资产:
1. 该成本与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2. 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 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通过了解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核算说明,企业可以正确处理合同履约成本减值的情况,并准确反映合同履约成本的摊销情况。合规的会计处理将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