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通过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提供给管理者产销规划、产品结构、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决策支持,降低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利润。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通过将收入分解为单价和销量,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研究单价、销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变化规律,以找到最佳的利润最大化方案和改善利润的途径,为企业做出最优选择提供依据。
本量利分析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可以进行投资决策、经营预测、经营计划和管理控制。例如,可以制定企业新项目和新业务拓展计划时的固定成本投入计划,确定产品组合和定价计划,制定销售规划。同时,在销量和单价固定的情况下,本量利分析可以指导企业如何控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实现目标利润。
然而,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在使用本量利分析法时仅限于基础的运用,如计算保本点和保利点,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这导致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出可行建议方面有所欠缺。为了充分利用本量利分析模型,企业应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利润能力,实现经营利润目标。
在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时需要考虑一些前提条件。本量利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的配比关系,分析企业销售数量、单价、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利润的变化规律。但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产销不平衡现象,导致库存积压。这些库存商品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但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收入。因此,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更加复杂。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扩展本量利分析方法,引入非线性本量利模型和随机本量利分析模型,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运用本量利分析,企业能够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然而,为了充分发挥本量利分析的效益,企业需要深入理解和应用该方法。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前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